馬利與我的晚餐~ 對... 喝著啤酒, 看著人來人往六月的斯洛維尼亞街頭.
我想這是老師這份工作的好處之一吧.
特別是想想一些錢多但沒時間花的朋友. 我應該還是幸福的.
等沒多久, 主菜就上來了. 我們點的是:
svinjski medaljoni跟kranjska klobasa.
看不懂? 沒關係. 我們也看不懂... @@
服務生會一點英文, 但並不是很優. 只說是香腸跟豬肉.
菜上來, 看起來的確有中歐食物的fu.
我們先前去波蘭跟捷克, 就是很多的豬肉, 然後很大盤.
中歐的豬肉據說特別好吃. 因為他們是吃玉米而不是稻草雜糧類的飼料.
根據以往的服務生及自身經驗, 這邊的豬肉吃起來有古淡淡的甜味.
馬利與我顯然又與捷克和波蘭菜有些不一樣. 她多了點義式風格.
他的菜並沒有中歐菜那麼大氣跟豪放, 比較接近義式的多色彩.
或許兩國畢竟有交接有影響吧?
吃了安妮的豬肉, 味道真不錯, 肉也很嫩. 但真正吸引我的是那玉米泥餅.
原先預期不會好吃, 結果出乎意料的還not bad.
我的sausage也很棒. 只是sausage就是這樣,
好吃/不好吃以外, 很少會有超好吃這種選項...
份量來說當然是夠啦. 中歐餐廳食物基本上都給的蠻大方的. 不太需要不夠.
整體來說, 馬利與我還蠻好吃的. 可是你說他有多麼好吃? 那我是有點保留啦.
至少絕沒有像tripadvisor上下面留言的那麼頂尖.
話又說回來, 我們這樣吃吃喝喝居然才花了27歐, 也算是c/p值蠻高的一餐了.
所以我給他個80分吧~
吃飽結帳後, 該走一走才不會太撐. 安妮跟我就開始逛附近的小店.
盧比安娜的開店時間比西歐許多地方開得晚. 所以這時還有店可以逛.
盧比安娜的特色小店還不少, 看到有間門口擺了不少瓷器的店,
我們兩就鑽了進去.
坦白說, 布置的真有模有樣. 有種混合中歐大宅與西歐鄉村風的感覺.
雖然兩種感覺在一起, 但也不會不協調.
很多人都知道英格蘭瓷器有名, 其實中歐(特別是波蘭)地區的瓷器也很有特色.
這家店就有許多中歐風格的瓷器. 可惜瓷器超難搬運, 不然真想帶一套回去.
你看看那大吊燈. 等我有錢, 家裡房子夠大時, 我一定要買盞水晶(或玻璃)吊燈擺在玄關.
多氣派啊! 斯洛維尼亞的服務還蠻親切的. 感覺上不會太商業化.
店老闆知道我們應該是不會買東西(他東西都有點大/易碎), 可也都相當親切的招呼我們.
基本上我還蠻想有間像這樣的店, 賣些古董或復古的家具家飾品等...
我猜應該很難賺錢吧? 我有個學姐(沒大幾歲但沒同時在校過)就在東區開了一間類似的店.
結果也是去看去照相的人多, 真正買的人少. 好險他有轉型成功.
生意不好作啊~ 出了店家, 天還大亮著. 我跟安妮決定繼續在盧比安娜市區閒晃!
來去吃個冰好了? 晚餐我們沒吃甜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