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F7725.JPG

(來一起念書吧!)

本篇, 就稍微介紹一下英國老師的工作.

台灣及美國的升遷管道通常是 講師(或博士後)/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英國則是為: 1. 教學研究人員(teaching或Research fellow);

2. 類似助理教授的講師(Lecturer)及資深講師(Senior Lecturer)

3. 類似副教授的Reader; 4. 教授(Professor)

DSCF7929.JPG 

(她是Senior Lecturer, 也教了九年書了呢!)

講師升資升講師基本上時間到了就會升(或慢或早的問題);

其中比較不一樣的是教授的數量. 早期英國一個系所就只能有一名教授,

甚至許多系所是沒有教授的. 現在放寬後, 還是有限量管制.

一個系所有幾名教授, 是須經教育部同意的.

順利來說, 一名助理教授, 經過15年的時間, 應可順利升至教授,

但話說回來, 人生中許多轉折也都能輕易的影響這過程的長短.

P6010069.JPG

(同事的辦公桌)

 P6010068.JPG

(我的辦公桌乾淨很多吧?)

那平時老師的工作到底有什麼呢? 基本上可分為教學, 研究和行政.

英國一學年三學期, 每學期約12週, 加上考試和一些活動約15週, 比台灣短.

秋冬兩學期, 就是教學為主軸.

一門課(Module)可分為Lecture(講課)和Seminar(分組討論或實驗).

Lecture就是傳統的授課, 重點在老師的專業知識;

seminar則是分組實作, 老師帶動話題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有些老師喜歡 lecture, 只需負責講; 有些則覺得seminar才輕鬆. 沒一定的!

DSCF5177.JPG 

(上圖為常見的Lecture Hall)

DSCF5173.JPG 

(上圖為常見的Seminar room)

教學很重要的一環, 是考試及給成績. 這是最容易起爭議的地方.

教學好的老師, 可能因為成績給的不公平(或學生認為的不公平), 而慘遭滑鐵盧;

相反的, 教學普通甚至差強人意的老師, 也有可能因為給分比較甜, 而鹹魚翻身...

  DSCF3732.JPG

(參加conference的證明)

在忙碌的秋冬學期過後, 暑假就是研究的時間啦.

這邊可分為指導學生; 參加會議(conference); 和投稿Journal.

一名老師, 通常一個暑假得指導5-6名碩士生的論文;

而你得到senior lecturer這個職等, 才能指導博士生.

conference是讓老師們旅行和老朋友相聚的場所, 如果能認識新朋友當然是更好.

CIMG3859.JPG

(去參加法國台灣研究時照的, 那邊好多外國人對台灣的了解比我還深勒!)

CIMG3897.JPG

(去塞浦路斯參加研討會, 連國會議長都排訂來致辭)

會議有分許多類型, 有很正經的, 也有很隨性的; 有很享受的, 也有很克難的.

Conference的經驗當然很重要, 因為這是一個老師把自己想法陳述給同行聽的機會,

可是如果沒辦法轉為期刊發表, 那也是枉然. Publish or Perish (發表或消失),

一個好的老師如果沒有基本的發表能量, 那很抱歉,這很難稱得上是一流的學者.

好的發表, 不但對升遷有幫助, 對學校的排名和經費多寡都有影響

比起台灣美國的III(SSCI, SCI, EI), 英國採的是ABS系統.

一個管理學院的老師, 如果在政治學的頂尖期刊有發表, 在台美學校都有助益,

但如果他是在英國的學校, 這篇的幫助可能比一篇普通甚至一般的期刊還有限.

DSCF6651.JPG 

(猴子被抓包... 在學校玩部落格)

最後, 當一個老師教學及研究都有一定水準幾年後, 慢慢就會有參與行政事務的機會.

從帶領一門課, 到一個組(如行銷組), 慢慢到系...

行政工作非常煩瑣, 也會壓縮教學和研究時間, 但卻有資源. 是要更上層樓的必經之路...

不過由於猴子資歷尚淺, 這部分的事還與我無關, 所以這邊也就不多加著墨啦.

DSCF6469.JPG

(Open day, 校園開放參觀和給想入學的同學問問題的機會!)

如同任何行業, 老師也是有優有劣.

就算是好的老師, 有時也是經過多年跟學生相互折騰後才產生的.

寫至這邊, 希望大家都能對大學老師這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nkeyatuk 的頭像
    monkeyatuk

    日不落猴

    monkeyat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