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St. Barbara's教堂, 導遊帶著我們在街上晃了一下.
經過一道石牆時, 他叫我們注意一下上面的雕像,
因為這跟查理大橋上的是一模一樣的復刻版.
接著往下走, 我們到了一個小古堡.
說是古堡其實不是真的那種完全軍事的堡,
比較像是半行政中心, 半臨時可以防守的大哨點.
為什麼在這邊會有個古義大利碉堡呢?
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 一方面捷克是帝國中樞,
另一方面這邊產銀加鑄幣, 所以有被軍事保護的價值.
(這外面一層可是純金的!)
進了碉堡中間, 這堡是個四合院的架構.
以前一面是地方首長辦公室, 一面是行政人員的辦公處,
一面則是堡的入口, 下面有鑄幣廠... 那第四面呢? well, 導遊沒說我也不知道.
在鑄幣廠內, 我們見到了過去近一千年到近代的錢幣.
說是鑄幣廠, 可是看起來空間也不大, 這些工匠似乎也頗不自由.
工時長且時時要被衛兵監控.
由於這邊鑄幣的歷史悠久, 聽導遊說沒幾年前都還有人在地下挖出許多古錢.
這邊牆上還有數百年來各階級勞工的購買能力和通貨膨脹的紀錄.
花猴看到這邊, 趕緊拿起相機幫好友球球狂拍.
球球你要原始圖檔再跟我說~
這邊還有歐洲現存最老鑄幣流程書. 據說是數名義大利人帶過來的.
可惜原書在大火中焚燬, 本書是復刻版...
接著我們順著樓梯上去, 到了議事廳.
在議事廳門口有個小小的紙條. 導遊還大費周張的介紹.
這已數百年歷史的紙條完整翻譯我是不知道, 可是大意相當有意思.
該紙上面寫的大意為:
當我進入這議場時, 我會放下一切對立和偏見,
以為人民和社稷追求最大福利. 該紙條共有三個張,
除了一張在現場外, 另一張在捷克國會入口, 另一張則在歐盟議會場入口.
議會內都是不能碰的古物, 當中最具歷史價值的就是牆邊的金屬椅,
可惜來歷猴子已經忘了@@
這邊導遊又講了個有趣的故事... 議會的抗議對台灣人來說是很熟悉的,
可是杯葛決不是台灣人發明的... 那數百年前的捷克人是怎麼杯葛跟抗議的呢?
就是反對的人都把椅子反轉, 背對議長... 聽起來還蠻文明的?
在走出古堡前, 導遊說他身旁的柱子傳說中有神奇的力量,
可以讓雙手環抱它的人得到幸福.
話剛說完, 一個頗胖的美國大嬸就一步衝上前去,
開玩笑的大喊"那我們還在等什麼勒?"頗逗趣的說@@
花猴兩人雖然很幸福啦, 不過還是隨著大家應了個景.
出了italian court, 導遊就放我們自由行.
花猴兩人就在寧靜的kutna hora小鎮逛來逛去.
途中還在雜貨店買了兩包糖果. 想不到在這遙遠的地方,
小店的店員竟然是華人@@ 華人勢力真是龐大啊.
看看時間差不多後, 花猴回到停小巴的廣場...
結束了精彩的一日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