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認識安妮時, 就知道他有頗多歐洲各國的紀念品.
荷蘭他收集了數雙迷你木屐(clog). 結婚後, 那些木屐就放到猴家中.
在他眾多收藏中, 不曉得為什麼我對那幾雙木屐的印象特別深刻.
可能我是覺得"這鞋真的實穿? 好穿嗎?"的關係吧?
(安妮剛剛補充, 他有黃綠藍白紅各種顏色~)
到了zaandijk的木屐博物館, 我可真要好好觀察一下.
進到博物館是一條長廊, 就介紹木屐的起源與歷史.
原來還有分這麼細! 除了日常生活外, 週末有週末樣式,
正式場合有正式場合的, 結婚有結婚的, 儀式使用的, 各地區又有自己風格的.
零零總總有七八個categories吧?
此外, 這邊還有影片告訴你師傅們是怎麼做出一雙雙美麗的clog.
看到這些展出物品是很棒, 可是還是沒解決我的疑問...
"這鞋好穿嗎? 實穿嗎?" 通過長廊後, 就到了他們買木屐的店面.
嚴格說來, 這建築中八成是商店, 僅兩成是博物館相關的展出品.
你看到這店內的木屐, 你真是會眼花撩亂! 說有上千雙應該毫無問題!
各種大小, 各種樣式都找得到. 男生要正式的鞋? 這邊也有!
一雙也不便宜, 要個20-30歐~ 接著我心中的疑問得到解答了.
這邊店員都是穿木屐. 不但穿木屐, 而且他們跑上跑下都是穿木屐.
就連樓梯上爬上爬下也是穿木屐... 可見應該是很實穿又好穿(不然也太辛苦了吧?)
安妮說我試穿然後走走看不就知道了? 不曉得為什麼,
可能是累了, 也可能是不好意思, 我就說免了, 看其他人穿就好啦!
安妮說他每次來荷蘭都有買雙迷你木屐(那種五公分長的).
我就說那既然有這種"傳統", 那你這次也該買一雙啊! 安妮猶豫了一下, 說他要再想想.
從木屐博物館出來, 其實我已經頗想回市中心的了.
這小鎮當然很美, 也worth every penny.
可是我連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是方是圓都還沒見到啊! (除了輕軌經過的地方).
還沒出小鎮, 安妮看到一間在賣骨董的小店, 就鑽了進去.
別誤會, 我也很愛逛這類型的店, 所以我也跑了進去.
這間說是骨董店似乎稍稍有些膨風. 的確, 這邊是有不少骨董和老東西(而且很美),
可是也有許多只是庭園或家中的展示品. 我很想要買一個陶瓷的門牌.
我們家門口是一個金色金屬的門牌. 是社區的standard. 說醜當然是還好, 不過有改進空間.
差點就買了. 最後沒買的考慮是... 大家都是金色, 你換了一個漂亮的陶瓷,
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啊? 或許是想太多, 總比想太少好...
離開小鎮, 我們沿著原路回火車站. 再從火車站搭車回到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車站.
整個是相當順利且方便. 再回到阿姆斯特丹後, 安妮說要去水壩廣場走走.
然後她說他要介紹好吃的荷蘭薯條給我. 安妮吃到像野人一樣的故事就留到下次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