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聽完上議院的故事後, 我們進到上議院議員休息廳, 等著前往下議院.
在上議院的休息室牆上有兩張超大的壁畫(高五公尺以上, 長約15公尺甚至更長).
而在英國眾多歷史故事中, 猜猜他們選了那兩個事件?
(護法公克林威爾)
Well, 第一就是1805年特拉法加海戰中, 尼爾森勳爵中彈的那一幕.
第二就是1815年威靈頓公爵在擊敗拿破倫後, 與普魯士指揮官碰面的場景.
我們再次會到國會的中央.
中央的牆上有愛爾蘭, 威爾斯, 蘇格蘭, 英格蘭的四位聖人:
聖派崔克, 聖大衛, 聖安德魯, 聖喬治. 接著我們就走到下議院的門口.
比起上議院的金碧輝煌配上黃光.
這邊是樸實了許多, 燈雖是有造型的, 但也是白光.
這主要是因為下議院在二戰時被摧毀.
在議會門口, 有英國四位首相看著來來往往的人門.
面對門口左前方是邱吉爾, 右前方是開放投票權及擴大社福的喬治,
左後方是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 右後方則是領導戰後重建的愛爾提.
如果你仔細看下議院大門兩側. 你會發現那邊的石頭很不整齊.
原因是二戰這邊被摧毀, 要重建時, 首相邱吉爾認為國家正在打仗,
不宜大興土木, 應就地取材, 就拿堪用的建材當地基...
這邊再插一個故事.
場景回到英國君王進入上議院準備宣佈會期開始.
君王入座, 上議院議員也準備好後呢. 女王會派出一個信使,
前往下議院邀請議員來出席.
這信使在抵達下議院木門前, 下議院會用力的把門關上.
象徵是不輕易受王權影響的.
這信使需要在門外高呼'女王陛下邀請各位前往上議院'之類的話後,
門才會打開, 下議院的議員才會魚貫前往上議院.
這典故是來自查理一世. 他由於想恢復王權, 並只希望國會能同意讓他徵稅,
所以長期不招集國會(早年是不定期招開). 後來引起眾怒後,
他帶了親信士兵直闖下議院,
並脅迫正在集會的議長供出五名他認為在謀反的議員.
那議長據說是義正詞嚴的拒絕了查理的要求.
隨後倫敦市民站在國會這邊, 查理被迫前往北約克, 內戰爆發.
我們先從門的右邊經過. 這一廳綽號好像是yea廳(還是反過來?)
總之, 是所有投票時, 投贊成票的黨員所聚集之處.
這時會有整趟旅途唯一能座下的地方. 邊邊的綠沙發,
跟會場內的是同一款式的. 這是由大英國協的烏干達捐贈的.
會場內的大長方型桌則是加拿大捐贈的... 總之, 下議院內的所有東西,
都是大英國協的友人, 為了協助重建下議院而捐出的物資.
等進到議會中間時, 也就是本趟旅程的重頭戲!
(上議院鐵定是好看100倍. 但下議院畢竟天天在媒體上看到, 比較有感觸)
這邊還有個故事... (這趟旅程聽了好多故事)
(這是之後出來照的- 蒙哥馬利將軍)
如果你看過下議院的進行, 你會知道在長方型桌的兩頭是執政黨和在野黨.
前排是所謂的front bench, 都是由口才辯給的內閣成員(或影子內閣)坐.
假設首相發言, 他會是面對著在野黨黨魁的面(距離兩公尺)講.
後面的執政黨就會發出嘿或鼓掌表示支持,
對面的在野黨則會發出笑聲或boo聲來開汽水.
等在野黨領袖對著首相質詢時, 情況則相反.
你仔細看地上, 在front bench前會有一條約50公分寬的紅線(所以共兩條).
這是幹什麼的呢? 這是警告議員不可一言不合就越線打人...
(在台灣鐵定沒用. 1是照衝過去給對方一拳, 反正又沒通電的鐵絲網
2是拿武器丟過去 :p)
其實呢, 在下議院重建時, 他們有討論是否要再這樣針鋒相對的方式來辯論.
沒想到大多數的議員都相信這是台灣現在流行的口頭禪'踹共'的真諦
(也就是有話當著彼此的面講清楚), 所以就繼續維持這樣面對面辯論的傳統.
站在議事場中心, 實在是比電視上看過癮多了!
也佩服這些front bench的人真能應付壓力.
你站在台前, 對面烏壓壓一片的敵人居高臨下的看著你, 發出嘲弄的聲音,
眼前又有距離近到你可以聞他早上擦什麼古龍水的敵對陣營領袖... 真不簡單.
等這邊看完, 我們就又回到一開始的大廳, 結束了今天的旅程.
整趟旅途75分鐘, 真是每一分鐘都好精彩!!! 對歷史和政治有興趣的朋友,
真是一定要來國會內部一遊啊!!!
(之後我們走到特拉法廣場)
留言列表